
大众网记者 丁尊宝 青岛报道配资系统开发
金秋送爽,岁岁重阳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,当“敬老月”遇上大场镇老人的期盼,一场以“爱在深秋 情暖重阳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,正用“主会场+村庄分会场”的联动模式、“即时关怀+长效服务”的创新思路,把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依”的承诺,变成了辖区老人触手可及的温暖。
主会场:一场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暖心相聚
在大场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主会场,温情从一份“共享蛋糕”开始——大场镇民政分管副镇长、供销集团青鸟颐养总经理,现场分切节日蛋糕,为老人奉上“蛋糕分甜,福寿绵绵”的祝福。来自镇民政、团委、社工的机关干部,与志愿者们默契配合,忙碌有序地包着水饺,为老人送去“饺子裹暖,岁岁安康”的问候。
现场没有花哨的形式,只有精准对接需求的“实在服务”:热气腾腾的暖心水饺,是家的味道;精彩纷呈的歌曲演出,是热闹的陪伴;公益理发、健康体检等便民项目排起了队,把便捷直接送到老人身边。每一项活动都围着“老人需要什么”转,让关怀不止于口号。
村庄分会场:把“温暖服务”送到老人家门口
敬老的温度,更要延伸到村庄的每一个角落。大场镇联合雪花公益、爱益通公益等爱心力量,把服务搬进了村级“桑榆乐苑”银龄活动站:“心意餐盒”装满热乎的水饺,为老人送上暖心午餐;爱心义剪、文艺表演,让活动站变成欢乐的“老年乐园”;冬季安全宣讲干货满满,给老人的生活添一份安心。
而对于行动不便的高龄、困难老人,村干部与志愿者上门入户:拉家常、问健康、听心声,把重阳节的祝福和实实在在的关怀,送进了老人的心里。“你们一来,家里就热闹了,比吃啥都开心!”独居的老人握着志愿者的手,笑得眼角泛起皱纹。
不止于“一时暖”:“桑榆乐苑”让老有所乐变成日常
今年“敬老月”的创新之一,莫过于大场镇为农村老人量身打造的“桑榆乐苑”银龄活动站——依托各村闲置房屋和助老食堂等资源改造的“托老所”,有效解决了农村老人娱乐、休憩“无处可去”的现状。
活动站以“让农村老年人愿意来、喜欢留、玩得好”为目标,设有静态活动区与动态活动区,配备适老桌椅、文娱用品、应急药箱等设施,满足老年人书法阅读、棋牌娱乐、社交互动等多层次需求。
“桑榆乐苑”不只是一个活动场所,更是大场镇构建“长效敬老机制”的生动实践。目前,多个新村的活动站已陆续开放,像汇水湾村的活动站刚启用不足一月,日均接待老年人30多人次。不少老人感慨:“这活动站就建在咱家门口,比儿女想得还周到!
节日会落幕,但大场镇对老人的关怀从未止步。下一步,大场镇将持续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外延,让“老有所乐”从“节日限定”变成“日常标配”,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时光里,被温柔以待。
顺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